網頁

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生命的價值在於成全,不是控制

作者自拍於大稻埕迪化老街

和親家的Line群組,傳來一則訊息,題為老阿伯的餘生,故事如下(經稍微修改):

巷口老阿伯孤老在家,子女上班後,怕他在家無聊。每天固定給他500元,也就是一個月一萬五。

老阿伯喜歡去街尾一家卡啦OK店。固定坐在邊角,喝著自己帶的水罐,偶爾喝喝店裡提供的茶飲。

老阿伯喜歡聽歌、看人。沒人的時候,也會自己點些熟悉的老歌來唱。

中午店裡還供餐,又有冷氣吹,沒馬路上人來車往的危險。

子女算過,500元包括卡拉OK店人頭基本消費200,給廚房阿姨200(做中午簡餐),100給櫃檯幫忙點歌。

有時,老阿伯再從子女逢年過節給的紅包,拿出300,找個小阿姨陪聊天。在沒有客人時,小阿姨也會主動跑來坐在老阿伯身旁,天南地北的陪他打諢。

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老阿伯興致勃勃地生活著,毫無老人痴呆癥狀!

阿伯每天只要子女出門上班,就興沖沖快步走去卡啦OK店找小阿姨聊天、唱歌。ㄧ直到傍晚,子女下班前才回家。

隔壁的三姑六婆看在眼裡,就開始挑撥,跟他子女說:你們老爸,天天花錢找卡拉OK小阿姨,當心他被騙了,你們就別再給他零用錢,讓他亂跑了。

子女們也認同。就不再給老阿伯零用錢。

80多歲的老阿伯,沒錢也就沒地方去了,天天坐在家裡看電視發呆,沒幾個月雙腿開始無力。半年後,依賴拐杖協助,否則根本無法行走。子女只好每個月花五萬元,請個女佣來照顧,一顧就三年。

上個月,阿伯在子女上班後,女傭外出採買時,突然心肌梗塞而往生!

後來子女們檢討,後悔為何當初要聽街坊鄰居的流言,剝奪了老爸每日的愉快生活?

算起來,每個月才花一萬五,老爸卻每天開心活著。 

後來卻要花五萬,請人看護,老人家竟然提早死亡!

真是天大的諷刺!


看完,我正在台北的迪化老街,也正好看到右前方的「老阿伯」招牌。拍下圖,並回傳親家,加上這句話:「後來他們的子女開了一家店,取名老阿伯,紀念他們的爸爸。正在大稻埕,路過這家店。」

每次讀到這樣的故事,總不免在心頭掀起陣陣感慨。老阿伯的一生簡單平凡,他選擇用每天的卡拉OK時光,為自己的餘生描繪歡樂的色彩。可惜的是,這份快樂,卻因世俗的流言而被抹去。

劉慧俐在《身體活動與老人的生活品質》一書指出,適當的身體活動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。

一萬五,換來的不只是消費,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體面的陪伴。那張邊角的椅子、那杯簡單的茶飲,是他一日期待的所在。老歌的旋律,唱的不只是青春的回憶,更是心中還沒有凋零的火焰。小阿姨的陪伴,則像一抹暖陽,融化了老年孤寂的冰霜。

然而,外界的目光與子女的憂慮,硬生生割斷了這份屬於他的自由。

《居家照護全書》中,作者強調心理建設在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性,指出剝奪老年人日常喜好可能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。

後來,子女們才驚覺,生命的價值,不在於控制,而在於讓親愛的父母能在有限的時光裡,過得自在且歡愉。錢,可以再賺;而那份日復一日的笑容,卻無法用金錢挽回。

葉至誠在他寫的《高齡者的健康生活》一書提到,提供高齡者有意義的活動和新的經驗,有助於促進健康老化,提高生活品質。

站在迪化老街,看到「老阿伯」的招牌,我心中頓感一股暖意。這名字,或許是偶然,卻彷彿成了一個隱喻:生命如老阿伯般真實而短暫,唯有珍惜與成全,才能讓記憶中的那抹笑容,成為永恆。

願我們都能學會,給身邊的人更多理解與成全,讓餘生的快樂,自由綻放。

#親情關懷 #快樂老年 #成全的智慧 #卡拉OK人生 #老阿伯的故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